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小学新闻 > 新万博体育下载: > 正文

小学老师说择校:写在“小升初”热闹进行时

来源:高塘辉剑博客 文章作者:林辉剑 2007-04-04 10:33:10

智能内容

  昨天我校的对口初中学校领导来访,我们谈起了现在“小升初”学校之间争夺生源和部分家长为孩子择校忙这两个话题,觉得这些参与者的热情颇有些悲壮的意味。

  听说有一个外县市的民办性质的学校招生的事,这所学校挂靠着名校,乍一听挺有噱头。据说参加他们招生考试后是不公开成绩的,很大一部分学生被校方告知离录取分数相差一两分,要读的话再加钱,可有些家长们还是乐此不彼。还有的民办学校早就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每所小学的优等生的名册,自己到学生家里联系招生。这也难怪,他们要么通过手段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要么不择手段挖取优质生源以便提高升学率,形成更大的影响力,从而为以后获得更大的效益。

  至于学生择校,也难怪家长,名牌情节在我们这个社会根深蒂固。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跳出这一思维定势提出疑问:名校固然盛产“人才”,但它是植根于它的生源底子本来就不薄的基础上的,这些学生原本就是“人才”的苗子啊。试问名校对个人的成长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

  我曾遇到过好几个成绩不怎么优秀的学生通过“买读”进了名校,结果不但没长出息,反而远远落后于没有上名校而原先成绩相当的学生。名校出人才的论断不是绝对的,我始终这样认为。人们的攀比心理也在作祟,好多家长看着周围人们的孩子从名校出来,走上了光辉的道路,怎么不倾其所有投入到唯一的孩子身上呢?自己的孩子在名校入学,不管成绩怎样,当别人问起时还可以挺起胸膛朗朗几声呢。有些专家提出“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教育”以分流学生,想想有道理,可按照现在人们的心态那是难以实现的。

  择校热最大受益着还是名校。他们依托名声,可以说财源滚滚,很多名校还在此基础上办分校,真可以说赚得不亦乐乎。同时,还可以给领导们留有一定的关系生,以便今后好办更大的事,真可谓是全面丰收。

  最后,我们看看进名校的都是哪些人呢?本人认为大致是这样三类人:第一类是那些真正的人才,那是名校需要为自己扩大知名度的,也是他们要争夺的;第二类是太有社会地位的人,他们的孩子进名校那是不费吹灰之力;第三类是太有钱的人,“有钱能使鬼推磨”么。而最揪心的则是那些中产阶级,他们有一定社会地位且地位又不是太高,这一部分人自己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对子女的教育又非常重视,期望值又最高,他们在这关头就要拼命奔忙了,自己掏钱为自己、为国家培养人才。基本上阅读到本人文章的都是这一阶层,因为我们教师就是这一圈子里的人。

  我们还是知足吧!因为还有很多为了生计而奔忙,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场“游戏”的穷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