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沙”计划(2)
来源:世界上下五千年 2009-06-22 15:01:15

“巴巴罗沙”的意思是“红胡子”。
“红胡子”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腓特烈是崇尚扩张侵略的家伙,他曾六次入侵意大利,并指挥十字军东侵。穷兵黩武的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极力效仿“红胡子”,妄图称霸世界。
1940年12月,希特勒在极其绝密的情况下策划了一份代号为“巴巴罗沙”的计划——即进攻苏联的作战计划。希特勒想象“红胡子”一样,以闪电战的方式突然袭击苏联,打跨苏联。
为了迷惑苏联人的注意力,希特勒故意制造了种种假象,散布谣言。他把他的部队东移说成是要进攻英国。为此,德国出版了许多英国地形,军队里都配备了英语翻译,甚至还制定了进攻向英国登陆的所谓“鲨鱼”和“鱼叉”计划。
在这些谣言和假象的掩护下,5月下旬,德国铁道部门每24小时开出100列军车,在短短的两星期内有47个德军师,其中包括28个坦克师和摩托师被运往德苏边境。与此同时,德国却仍和苏联保持着正常的贸易关系。满载着苏联粮食、石油、矿石和各种物资的火车,仍源源不断地运往德国。整个苏联都被蒙骗了。
6月14日,苏联塔斯社发布一则消息:“根据苏联方面的材料,德国和苏联一样,始终不渝地遵守着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因此,苏联人士认为,关于德国打算撕毁条约准备进攻苏联的一些传说是毫无根据的……”就在同一天,希特勒和他的军事首领召开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军事会议,布置了全面进攻苏联的最后细节。
6月21日中午,斯大林接到了苏联边境的一系列报告:在西北边境,德军拆去了他们自己设置的铁丝网;在布格河西岸,德军的发动机声音突然增高;在边境一些地方,似乎出现伪装的士兵……这些异常情况源源不断地汇报给统帅部。苏军统帅部认为这是希特勒想用激怒苏军的办法来破坏互不侵犯条约,寻找进攻的借口。统帅部命令莫斯科的防空高射炮部队就位,但只需做好75%的战斗准备。
下午5点时,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建议前线部队进入全面战斗准备,随时待命,但统帅部未接受他的提议。这一天的夜晚,是苏联一年中最短的仲夏之夜。苏军俱乐部里,官兵们正载歌载舞欢度美丽的夏夜。边境上德军的情况越来越异常,情报人员向指挥官汇报,但指挥官没有放在心中,官兵们仍沉浸在欢乐中。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