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超长发光龙尾 长度为半径100多倍
来源:网络 2009-06-23 21:09:46

据美国探索频道2月29日报道,最新研究称,离太阳最近的水星有着钠原子构成的发光“龙尾”,这个细长的钠原子流就像将水星放飞的一根风筝线,最新观测水星的这根“龙尾”是之前观测长度的7倍。
水星的“龙尾”呈现出橙黄色,其长度是水星半径长度的100多倍。这个中性钠原子流长度为160万英里,被认为是太阳表面与微流星体碰撞爆炸形成的,这样的爆炸所形成的能量足以使钠原子释放到太空中。“龙尾”中还有其他原子,但是只有钠原子发光能被探测到。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月球和行星实验室的水星研究员安?斯布拉格说,“这些钠离子是非常小的原子,它们能够分散光量子,通过深入研究将有助探索水星和周边太空环境。”
波士顿大学研究人员安?鲍姆加德纳称,之前水星的长尾特征曾被探测到,但研究人员曾被它看成太空中很小的原子流,实际上它的长度却是水星半径的100多倍。他是这项研究的负责人,相应的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地球物理学研究文学》上。
鲍姆加德纳在接受《探索频道》记者采访时称,“我们比之前观测研究的改进之处就在于采用了广角成像技术。” 与之相比地球大气层的钠原子活动性较为有限,鲍姆加德纳解释称,地球大气层中钠原子是通过流星大气现象形成自身发光,而不是在大气层中燃烧。为了更好地理解水星的发光“龙尾”是如何形成的,鲍姆加德纳的研究小组对水星进行了特写钠原子发光成像,观测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有两个高纬度的钠原子热点。这种钠原子热点是水星的矿物学、地质学或太阳释放离子在水星形成磁场通道等因素形成的,这非常类似于地球在极地形成极光的现象。
斯布拉格称,水星表面的热点秘密很可能将由“信使号”太空飞船揭示,今年1月“信使号”近距离飞抵水星,并预计2011年3月抵达水星轨道。该太空飞船的主要任务是绘制这颗快速移动行星表面的矿物质结构。
水星不仅仅是拥有钠原子长尾的惟一星体,鲍姆加德纳指出,中性钠原子流同样出现在月球,并形成在木星周围的薄雾之中,这是木星的质量微小超火山卫星喷发钠原子流形成的。此外,彗星也时常出现发光的钠原子流。
斯布拉格指出,由于钠原子流现象与太阳系中的岩石星体有密切关系,有朝一日像这样的“龙尾”现象将有助于行星学家鉴别环绕恒星运行的岩石星体。这是研究理解其他行星的一个很好跳板。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