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历史故事 > 正文

长平之战: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战

来源:中国人文在线 2009-06-24 13:47:33

智能内容

  战国中晚期,秦国任用商鞅实行变法,经过多代的努力,国势日益强盛,它西并巴、蜀,东侵三晋,南攻荆楚,取得军事、政治、外交各方面的全面胜利,至秦昭王时,秦国已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秦周边的韩、魏、燕、赵四国,为了遏制秦的扩张,形成了松散的联盟关系。四国之中,最强的是赵,最弱的是魏。秦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从公元前268年起,先出兵攻魏,迫使魏亲附于己。接着又大举攻韩,韩王异常恐惧,遂谴使入秦,表示愿意献上党郡(今山西长治)求和。但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却不愿意献地入秦,为了促成韩、赵两国联合抗秦,他主动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王目光短浅,在不计后果的情况下,贪利受地,将上党并入自己的版图。赵国这一举动,无异从秦国口中夺食,秦王大怒,于公元前261年命左庶长王乾率军攻打上党。上党赵军不敌,退守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赵王闻秦军东进,就派大将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以图夺回上党。这样,战国时期规模空前的长平之战的序幕就揭开了。

  廉颇率赵军主力抵达长平后,即向秦军发起攻击。由于秦强赵弱,赵军连战皆负,损失较大。廉颇鉴于实际情况,及时改变了战略方针,决心转攻为守,依托有利地形,筑垒固守,以逸待劳,使秦军钝兵挫锐陷于疲惫。廉颇的这一手段发生了效益,秦军的进攻势头被抑制了,两军在长平一带相持不决。

  为了打破这个不利的僵局,秦采用离间手段,派人携带千金去邯郸收买赵王的左右权臣,离间赵王与廉颇的关系,四处散布流言:廉颇防御固守,是快要投降秦军的表现;秦军最害怕的是赵奢的儿子赵括。不谙军情的赵王本就认为廉颇怯战,听到这些流言立刻命令赵括接替廉颇为将。

  赵括是一个缺乏实战经验,只知空谈兵法的人。他到了长平后,一反廉颇所为,更换将佐,改变军中制度,搞得全军官兵离心离德,斗志消沉。他改变了廉颇的战略防御方针,积极筹划战略进攻,企图一举而胜,夺回上党。

  秦王见离间计得逞,立即任命骁勇善战的广武君白起为上将军,代替王乾出任秦军统帅。为了避免引起赵军的警惕,秦王命军中对此严守秘密。

  白起为中国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将领,曾率秦军攻韩击魏,远慑荆楚,兵峰所向,各国披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