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中国儿童电影:稳步发展期待突破(2)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张之路 朱小鸥 2009-08-04 18:38:12

《爸爸的三轮车》中,一个含辛茹苦的父亲每天用三轮车接送自己上中学的女儿,为了给女儿买MP4,他在垃圾桶里捡塑料瓶、戒烟、一双旧鞋磨露了底也不舍得买一双,而女儿在同学面前却羞于承认这是自己的父亲,最后,女儿终于知道爸爸的苦心,拉着爸爸的手坐在失而复得的三轮车上。《叫一声妈妈》讲述了一个被领养的女孩苏亚南,对于领养她的“奶奶”和“奶奶”的女儿以爱心换爱心、以真心换真心的令人感动的故事。
谈到爱心,还有两部影片值得一谈,《棋王和他的儿子》和《男人上路》,这两部影片讲的都是父亲和儿子的故事,一个父亲是棋王,一个父亲是石油工人,影片没有就爱心谈爱心,似乎没有教育的“企图”,而是观看影片后给观众的体味。那是有着男人味道的爱,责任、理解、埋在心底的相互关怀。观众首先看到的是好看的故事,演员优秀到位的表演。片中的儿子和观众都能够理解和热爱自己的父亲,那种爱是含蓄的、深沉的、久远的。
类型片意识的觉醒
儿童片有共同的艺术规律,也有类型的不同。这两年的儿童片在类型片创作上有了明显的探索。
《我要跳舞》是一部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影片!小学生东东没有了父亲,跟着妈妈来到了一所舞蹈学校,妈妈做清洁工,学校成了东东临时的家。那些学跳舞的都是与他同年龄的孩子。东东也想学跳舞,女校长看上了他,一是因为东东的身体条件好,二是东东喜欢跳舞。妈妈却不同意,甚至为此带着东东搬出了学校,校长不舍不弃,她的执著终于感动了妈妈……这部影片没有什么离奇和复杂的故事。创作者要拍摄一部明快好看的影片的目的很明显,没有把功夫过多地花在单身妈妈生活的困苦,小男孩如何与母亲抗争,有钱同学怎样歧视他等等故事情节的表现上,而是用相当的篇幅放在舞蹈的自然展现上。可喜的是,编导没有废弃故事而是把故事放到了恰当的位置,应用了儿童文学经常谈到的“潜语艺术”,用看似浅显的语言和画面告诉孩子,什么是乐观精神,什么是友谊,什么是感情,应该怎么做人。影片艺术的表达到位,精致而又单纯,我们从影片中看到了审美的力量,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形式上的。
又如《东方狮王》的舞狮中一流的武功技能、《舟舟》里的音乐诠释,都有类型片意识的作用。因此影片都拍得线索单纯,重点鲜明,艺术特色展现充分,改变了一部影片主题内容含量过多,什么都想说而什么都没有说到位的混杂状况。
《多多》是一部比较有特点的影片,它通过学龄前后的小女孩多多生活的片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另类”的孩子。她似乎是个早慧的孩子,多思而且很爱说话,甚至能听见别人肚子里的话(知道别人心里在想什么),她知道就说出来,弄得人家很尴尬,简直就像个小精灵。妈妈嫌她说话太多,于是多多从此就不再说话,直到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她才叫了一声妈妈……影片语言精致讲究,有很强的表现力,也能带给人一些思索。但遗憾的是编导把较多的成人哲学层面的思考加在这样一个小姑娘身上,有种牵强说教的味道。
《海洋朋友》是这两年惟一一部带有些幻想色彩的影片。故事描写了小学生小奇、洋洋与动物园小海豚之间有趣的故事。小奇与小海豚之间有心灵感应,小奇知道小海豚想回到大海寻找自己爸爸的愿望,于是想方设法帮助她回归海洋。画面亮丽而具有卡通的特点,低年龄段的孩子会喜欢这部影片。
近两年的影片中,反映中学生校园题材的影片比较少。《初夏》是一部有些诗化的影片。女中学生赵琪决定参加已经离开的击剑队,为了能见到自己欣赏的男生。于是男孩或明或暗的身影、击剑台上心灵的较量、教练老爸让人尊敬而又伤感的经历,都让女孩赵琪留下了不可忘怀的青春记忆!
此外,讲述朱德元帅儿童时代的《元帅的童年》、描写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小战士的《儿子同志》、励志影片《东方狮王》都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深蓝浅蓝》也是很有特色的影片。
纵观2005年至2006年的中国儿童电影的发展态势,总的感觉是在平静的表象下稳步发展、创新,没有惊人突破,但大部分儿童电影的创作,无论是题材的开拓、思想内涵深度的追求、风格样式的探索,还是类型片意识的初醒上,与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共时性的审美追求,但又不失儿童片本身的创作规律。
由于受到娱乐至上潮流的影响,这两年,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作品、文艺作品显示出一种浅薄和浮躁。惟上座率、惟收视率、惟点击率、惟销售量的现象所在多有。而儿童影片却能保持着相当的文化品位,坚守着为了儿童健康成长服务的宗旨,不跟风、不媚俗,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两年的影片中表现孩子苦难和不幸的较多,而且在拍摄的角度和手法上也是就苦难说苦难的路数。反映社会问题层面比较突出,人物刻画传神、细节生动、故事感人等艺术层面含量相对薄弱。在影片中表现儿童的不幸和问题对儿童观众的成长也是必要的,但如何表现苦难和不幸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过多的苦情戏、过多的纪实性质展现、过多功利目的直露的教化未必是儿童影视创作的好办法。
这两年的儿童片除少量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之外,绝大部分是现实题材。令人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儿童喜爱的幻想类的影片,没有科幻、童话、神话、荒诞等启迪孩子们想像空间作品的出现。儿童影片创作中想像力的严重缺乏是令人担忧的,这种想像力的缺失在现实题材的影片中也能明显地看到。尤其是在电视节目中,观众在看到那些为了追求搞笑耍贫嘴节目的同时也看到了想像力的贫瘠和苍白!
近几年,电影局对优秀的儿童电影采取了补助和鼓励的政策,促进了儿童电影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制片单位拍摄儿童影片的积极性是可喜的,但由于缺乏拍摄儿童电影的经验,题材内容缺乏必要的参照和整合,形成了题材撞车还照拍不误的遗憾。有些甚至是仓促上马,以为拍摄儿童电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儿童电影首先要是电影,也就是说在艺术上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否则,上百万的或者几百万的资金投入进去,拍摄出一些艺术水准很低的影片,无论是补助的资金还是自己的钱,都是令人心痛的!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