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正文

学生不听班主任的教育怎么办

来源:网络 2009-08-31 21:12:35

智能内容

  班主任A正在为学生下课后的追逐打闹发火:“你们说,班级纪律天天讲,怎么就没有改观呢?上一周,小阳同学下课后在操场上与另一个班的同学追逐,结果,把人家的牙齿撞掉了半颗。就为这事情,老师不知操了多少心!带着同学去医院,还得与家长联系。今天呢,又有邻班的张老师来告状啦,说是有同学下了课去踢他们教室的门。唉,要怎么说你们才听呢,你们就不能给我乖巧点,为班级争点荣誉。”老师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发现张兵同学正低着头在看什么东西。刘老师悄悄走过去,“哇,你居然还有心思在看小说,我刚才的话听进去了吗?”班主任又是一阵急风暴雨式的训斥!

  这是班主任工作中一贯遇到的难题。辛辛苦苦准备了材料,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是,学生却根本不听。那么,出现这样的状况,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应对呢?

  一、创设情景,消除孩子的马虎心理

  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有差距的,同一件事情,老师观察的角度与学生观察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理解能力也不同,自然得到的信息也就不会相同。所以,班主任在分析班级情况的基础上,不妨站在孩子的角度多想想,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给孩子讲道理,孩子最容易接受。

  比如说:班主任要在班会课上讲述“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如果就事论事,说一大堆的道理,那么,势必导致很多孩子“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一位老班主任却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同学们,上周我校举行了全校的拔河比赛,我班荣获年级组的冠军,你们说说看,我班是怎么获得冠军的,等一会儿老师还要去向别的班级介绍经验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因为我们团结!我们一鼓气就赢了别人!”“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就能战胜别人!”“齐心协力就能取得成功!”“是呀!”班主任及时总结说,“我们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就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运用才对啊!”孩子们顿时知道了班主任的用意何在。

  俗话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大概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你看,班主任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教育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这个小例子告诉我们: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二、克服干扰,消除孩子的懒散心理

  在一家网站上看到这样的一篇小文:一位叫张扬的孩子近来很苦恼,他发现自己上课时总是走神儿,不是想着昨晚与家人一起观看的电视情节,就是盼着下课去操场上与小伙伴踢球。他尽力使自己集中精力,可不一会儿就不由自主地又走神儿了。学习懒散、精神不振,科任老师都说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可怎么办呢?

  张扬这样的现象属于学习方面的行为问题,即注意力不够集中。事实上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智力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用有意注意为自己学习活动站好岗,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注意力“信马由缰”,导致了课上走神儿,课后补课,成绩还搞不上去。于是,老师焦急,家长生气,长此下去,就会成为跟张杨同学一样的学生了。那么,出现这样的现象,班主任就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内部、外部干扰,尽量控制学生的懒散心理。

  比如说:班主任可以教育学生避免用脑过度,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缓解学习造成的压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把自己的精神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克服内部干扰;要克服外部干扰,可以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教室的环境布置不宜太花俏,上课的组织形式不宜太繁杂,上班会课、晨会课时要让学生整理好所有的东西,集中注意力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教育孩子做任何事情都要以积极的心态参加,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其中,在家写作业时应该关掉身边的录音机或电视等,还应有意锻炼孩子的自制力,培养“闹中求静”的心态,使注意力高度集中和稳定,克服孩子的懒散心理。

  三、赏识孩子,培养孩子的专一心理

  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发现了孩子的问题,就要想方设法来解决它。孩子无心做功课、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除了一些外在的原因外,我想,还有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恰当的缘故。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周弘先生的做法,去赏识我们的孩子,去鼓励我们的孩子,点燃起他们内心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做事的专一习惯。

  比如:改变教学方法。班主任将要讲述的道理,通过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学生演小品的方式演出来,这样更生动形象些,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注意力相对集中一些。例如,可以利用开展竞赛的形式。针对班级工作的难点问题、热点问题,班主任可以通过学生之间开展“小红花”、“优点卡”的活动,赏识孩子,鼓励学生好学向上,获取万博体育app:的成功。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上课出神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了。有时,还可以对症下药。针对部分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特点,班主任可以与之个别交换意见,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班主任发现一个孩子上课总是心不在焉的样子,爱做小动作,老师在上面讲了什么内容,他全然不知道,找他谈话,好不了多久就又恢复原样了。于是,班主任布置他记下上课不发言学生的名字,交代他每天放学时将名单交上来。孩子想:哈哈,这事挺有意思,还很简单,我就看看谁不举手发言,然后记下名字,明天,班主任一定会找去谈话。孩子认真记了两天,班主任老师对他大加赞赏:工作做得好,记得很详细!几天后,孩子忽然明白了些什么,自己上课不是常做小动作吗?原来老师就是在纠正他的不良习惯,让他集中注意力呢。这以后他上课不再走神了,做事专一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当班主任换了一种心态,以欣赏的目光激励孩子,孩子们身上就会出现令人惊喜的变化。因此,班主任在遇到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一定要想办法,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使“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孩子能专心听课,提高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