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您现在的位置:奥数 > 趣味乐园 > 班主任 > 班主任工作总结 > 正文

加强对学生孝敬父母的教育

来源:网络 2009-09-02 14:01:49

智能内容

  据悉,河北宁晋县河渠乡在3 5 所中小学为1 万多名学生开设了孝敬父母教育课,培养青少年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良好品德。这是一个好举措,是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电视节目中,我们也经常:一个上小学的女孩儿,母亲病卧在床多年。小女孩儿承担起了全部家务,每天买菜、做饭、收拾房间,为母亲擦洗身体。家里生活十分困难,她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她每天按时到校上课,勤奋苦读,还担任学生干部,成为三好生,被评为十佳少年。

  古时候有所谓“孝为百行首”、“人生五伦孝当先”的说法;孝,就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实质是知根溯源、感恩图报的思想。孝敬父母,这是人类相生相养的自然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是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

  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独生子女不断增多,人们的孝敬意识逐渐淡漠,父母对子女的宠爱不断升级,造就了一个个“小皇帝”,在社会上形成了敬老不足,宠少有余的风气。表现在学校,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爱劳动,不尊重老师和长辈,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等。

  在新时期,孝敬父母已成为评价公民道德综合素质的标准之一。结合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就当前如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浅谈一二:

  一、教育的具体内容:

  1、明礼—首要目标。教育学生树立“孝敬父母光荣,不孝敬父母可耻”的荣辱观念和人伦意识,从而能自觉地做到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做一个懂孝敬,讲孝行的孩子。

  2、激情—过程实施。教育学生倾注情感与父母交流,激发其内心的亲情。

  3、导行—完美人格。教育学生继承孝、敬的优良传统,让其最终内化为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育的过程、操作策略:

  1、家庭、学校“一体化”教育

  利用家长学校,开展“孝父母,献爱心”等亲近、互动型主题活动,采取以学校倡导教育为主导,以家长评价为依据,了解学生对父母的了解,包括对他们理解的深度、感情、态度以及在心中的位置等。进而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让孩子了解父母为他和家庭所付出的辛苦。父母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把自己在外工作和收入的情况告诉孩子,说得越具体越好,从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得来不易。自然,孩子会逐渐珍惜自己的生活,也会从心底里产生对父母的感激和敬重。

  2、少先队主题队会融情

  少先队组织要定期围绕孝敬父母这一主题,结合实际事件开展活动。例如开展“妈妈,您辛苦了”、“今天我当值”、“我为父母敬孝心”等活动,组织交流探讨,在少先队活动情景中教育。

  3、学科渗透(品德及其他学科)

  科任教师要利用好品德课、语文课上的一些内容、故事来加强对学生孝敬父母的教育。明确地教育学生应该怎样去做,该做什么等。

  4、实践强化

  它是指,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在常规训练中,每月安排孝敬方面的主题,进行集中训练,要求学生做到:讲礼貌,让父母舒心;多帮忙,让父母省心;好学习,让父母开心等。在过程中,做到有指导,有督促,有检查,有记录,将这些内容放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定期评选孝敬之星,予以表彰。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美德,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在实践中摸索,带动素质教育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