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

图片
奥数网
全国站

奥数 > 小学资源库 > 教案 > 小学语文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 正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案——《赠汪伦》“踏歌声”应怎样理解

2009-12-17 19:22:36     下载试卷     标签:三年级 教案 语文

  李白的《赠汪伦》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人们传诵了上千年,甚至连学前儿童都能倒背如流。笔者在讲授这首诗时,发现一处疑点,现在提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忽闻岸上踏歌声”一句,参考书上理解为:“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合着脚步节拍唱歌的声音,含蓄地写出了人们边走边歌送行来了。”以笔者所知,踏歌是古代边歌边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成群结队,连臂踏脚,配以轻微的手腕动作,一边舞一边歌,多是在欢庆节日时举行,为人送行,还没有听说过。

  我们可以假想一下当时的情况:李白这次远行,汪伦事先是不是知道呢?如果不知道,他听说后肯定会急匆匆地赶来,哪还有时间和心情组织人们“踏歌”呢?如果他知道,他也应摆酒设宴,为李白饯行,然后把李白送到岸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样才更合乎二人的交情。可这样一来,“·忽·闻岸上踏歌声”作何解释?因此我认为,岸上的踏歌声应与汪李二人无关。正如前面所述,汪伦把李白送到岸边,正在难舍难离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的村子里传来一阵阵踏歌的声音。这不过是个写作技法的问题,使人们踏歌的欢乐和汪李二人离别时的痛苦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二人的离愁别绪,进一步表达了二人的深情厚谊,所以才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这种以喜庆场面反衬悲剧情感的写法在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红楼梦》中黛玉香消玉殒之际恰是宝钗大喜之时,便是一例。所以笔者认为,以“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方法来理解本诗,是不是更为妥切呢?

 

来源:网络

   欢迎访问奥数网,您还可以在这里获取百万真题,2023小升初我们一路相伴。>>[点击查看]

年级

科目

类型

分类

搜索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奥数网微信
    ID:aoshu_2003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名师公益讲座

本周新闻动态

重点中学快讯

奥数关键词

广告合作请加微信:17310823356

京ICP备09042963号-15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5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762110 举报邮箱:wzjubao@tal.com

奥数版权所有Copyright@2005-2021 新万博体育下载_万博体育app【投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