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武将萧克:拿枪的手写出文学巨著
来源:故事汇 2009-06-26 05:59:27

南昌起义是将军走上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
在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的三楼陈列大厅里,陈列着104位起义指挥者、参与者的照片,萧克将军就在其中。当时,萧克年仅20岁,是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七十一团二营三连指导员。
1927年4月到7月,蒋介石在上海、许克祥在长沙、汪精卫在武汉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进步人士。就在这血雨腥风和白色恐怖的危急关头,时为叶挺“铁军”一名光荣战士的萧克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生的道路。
7月上旬,萧克随部队从武昌乘船到九江。这时,九江里里外外驻满了军队。作为下级军官,萧克并不清楚其时国民党上层发生了变化,但也感到形势严峻。在离开九江前,打着绑腿、军容严整的叶挺师长来萧克所在团里训话。他没带卫兵,只有一个马夫牵了匹马跟在他身后。叶挺要求部队要继续执行孙中山先生的三大政策,坚持革命。他说,我们很快就要出发,铁军是有光荣传统的,要发扬传统,遵守纪律,爱护百姓。叶挺的发言,萧克记得很清楚,很受鼓舞。后来萧克才听说,此时,党中央已经在九江开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7月下旬,萧克随部队到达南昌,部队进城后驻扎在城南松柏巷靠近老城墙的地方休整。31日下午,萧克接到上级通知,要连以上党员干部上街侦察地形。晚饭后,萧克等人假装逛街,将附近天主教堂和匡庐中学里归附汪精卫的第6军57团敌营房的情况侦察得一清二楚。那晚心情十分兴奋的萧克和同伴们都没有睡觉。8月1日凌晨2点,起义的战斗打响了。萧克所在二营的任务是攻打匡庐中学的敌军。由于战斗前已将敌人情况摸清楚,萧克等战士很快用火力将突围的敌人压得无法动弹,敌人撑不住,仓皇爬上城墙,企图逃跑。可城墙上早已布置了工人纠察队和公安局的警士,敌人只好又退回原地。天快亮时,一个营的敌人缴枪投降。
参加南昌起义,是萧克走上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道路的重要一步。然而,萧克弃文投武最初的出发点却是报家仇。1907年7月14日,萧克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小街田村,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及一个妹妹。嘉禾地处湘南,名为禾仓,实际是穷乡僻壤。萧克家里有点田地,但多数年份还是要买两三个月的口粮,生活颇为艰难。从萧克记事起,就看到父母、大哥为生计而辛劳、发愁。虽然家境贫寒,但在亲友的资助下,萧克还是读了十几年书。萧克的大哥性格刚烈,得罪了当地大地主萧仁秋,为家里带来祸事。1922年,地方官兵先后4次来萧家敲诈勒索,家中财物被劫掠一空,萧克也无法继续上学了。次年春,由于萧仁秋的陷害,萧克的大哥被团防局抓走,当天就被杀害。兄长死于非命,致使喜爱文学的萧克产生投武报仇的念头。
是年初秋,萧克考上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中等学校学历的嘉禾甲等师范简习所。由于一心想报兄仇,萧克对军事方面的书籍特别感兴趣,他买了许多古代及当代兵书,边看边揣摩用兵打仗之法。这期间,萧克还读了许多有关辛亥革命的书,其中某些书他竟能整段整段地背下来。经过一些革命思想的陶冶,最初仅抱着报家仇而学军事的萧克也初步懂得军事斗争是打倒列强扫除军阀的重要途径。
1926年2月,萧克辞别家乡,远赴广州考上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第二期,正式走进军事天地。7月份,他毕业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宪兵团当中士班长。其时,北伐战争已经开始,但萧克所在的宪兵团被安排留守广州。一心想加入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上战场的萧克以请假回家为名离开宪兵团。由于一时找不到叶挺独立团,10月中旬萧克在长沙的补充第五团辎重队当兵器员。次年3月,萧克终于辗转来到十一军二十四师,被分配到七十一团三连当政治指导员,从此成为“铁军”一名成员。北伐途经河南汝南,萧克有生以来第一次经历实战。虽然炮弹轰鸣声不绝于耳,但萧克一点都不害怕,他协助连长指挥作战,一次一次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从书中学到的军事知识终于有了实地演练的机会。
相关文章
- 小学1-6年级作文素材大全
- 全国小学升初中语数英三科试题汇总
- 小学1-6年级万博体育app
- 小学1-6年级奥数类型例题讲解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练习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奥数知识点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教案汇总
- 小学语数英试题资料大全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末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级语数英期中试题整理汇总
- 小学1-6年语数英单元试题整理汇总